8月5日,在厦门海天码头,“地中海阿努莎三号”货轮满载着服装鞋服等鸣笛启航,迎来“丝路海运”命名的第二年飞行,承载着“我国制作”走向世界。
自2018年开行以来,“丝路海运”渠道继续提高港航服务能级,凭仗强壮的航线网络及高效的物流系统,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开展注入汹涌动力,深受全球外贸企业信任。到7月底,全国128条“丝路海运”命名集装箱航线艘次,完结集装箱吞吐量2391.96万标箱,灵通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7座港口。其间,厦门港作为中心纽带和始发港,61条命名航线艘次,完结集装箱吞吐量1466.15万标箱。
“近七载耕耘,‘丝路海运’现已生长为多元、安稳、高效的归纳物流服务渠道,深度参加全球供应链产业链。”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南介绍,“通过厦门港‘丝路海运’航线出口的抢手产品,简直涵盖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,从常见的服装鞋帽,到近年来热销的电线电缆及新能源产品,渐渐的变多的‘我国制作’从这儿走向世界。”
为了更好地丰厚“丝路海运”出海网络,厦门海关深度使用数字口岸渠道,动态把握船名、靠泊泊位、抵离港时刻等通关信息,优化船只登临作业形式,实施365天24小时船只通关保证。依托“智关强国”举动,该关一直在优化世界中转、整船换载事务,大力推广进口货品“船边直提”、出口货品“抵港直装”等形式,精准对接企业个性化的通关需求,明显提高厦门港对世界航线与全球货品资源的集聚辐射和装备才能。(余明霞、康程皓/文)
...